六月十八日,媒体上就爆出一桩被称为是「史上最牛判决」的法院判决─「一起伪造签名骗取煤矿股权的民事诉讼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中院两次审判均为原告方胜诉。但是,之后六盘水市中院启动第二次再审程式,煤矿被判归在八年诉讼中从未出现过的案外人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政府所有。专家表示,这一结果在司法审判实践中闻所未闻。」
为甚麽被当地律师界称为「史上最牛判决」?一是该案的判决存在程序违法。无论甚麽原因,判决法院自己启动第二次再审都属于严重的程序错误。二是专家认为,再审判决书将该案讼争八年的权益,「认定」给一个既不是案件合法当事人、又未在该案中提出过任何诉求的「隐蔽」当事人,这在司法审判实践中闻所未闻。三是记者获得的一份录音资料显示,在被原告质疑第二次再审判决结果时,该案主审法官称:「我们合议庭做不了主,要听院领导的话,院领导怎麽安排我们就怎麽办」,「领导怎麽定我们就怎麽判」。而在记者获得的另一份录音资料中,时任六盘水市中院院长的唐林称:「判决结果我也知道你肯定是不服的,是不肯放过的,但是我也没有办法。」他还表示,市里三位领导「有指示,我只能照办」。
当事法院院长的这句话可谓回答得明明白白、直截了当。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的司法现实。其实,上述法学专家所谓的「闻所未闻」在笔者看来,就并不怎麽令人大惊小怪。去年末,在陕西省的神木县,因为政府强徵农民土地,村民们觉得县政府的做法违法违规,在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无果后,又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法院竟表示,大多数的行政案件都要跟政府先协商,不能按法定的办。相关报道指,「村民代理律师告诉记者,今年六月八日,村民们向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榆林中院至今不予立案,也未出具不予受理裁定。採访中,记者跟随律师再次来到榆林中院,立案庭法官明确表示,按照约定,大多数的行政案件都要跟政府先协商,不能按法定的办」。你看,法院受理案件竟然要先与政府协商,而且是「约定」,并称「不能按法定的办」!想想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形态呢?
事实上,仅从媒体的公开报道看,这种党政领导直接向法院发号施令从而影响判决的事就已经是某种常态;如果中国的司法继续被置于这种附庸地位,上述「史上最牛判决」就必然还会层出不穷。
最新2022-11-10
最新2022-10-11
最新2022-08-28
最新2022-07-21
最新2022-06-13
最新2022-05-25
最新2022-02-24
最新2022-02-24
最新2021-11-18
最新2021-10-30
最热2020-09-08
最热2016-03-16
最热2016-10-26
最热2016-03-16
最热2017-12-01
最热2016-03-16
最热2016-05-06
最热2016-04-09
最热2016-10-26
最热2016-08-01
最热2017-11-18
最热2020-04-27
最热2020-10-29
最热2016-06-20
最热2016-11-29
最热2020-04-10
最热2016-04-08
最热2022-10-11
最热2021-10-23
最热2017-12-02
抖音快手 热门资源 Site 最牛网 娱乐大家 超级最牛 世界之最 最排行榜 最牛发明 吉尼斯最 中国十大 世界十大 最奇葩事 最牛视图 流量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