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方便的超广角镜头:
相比iPhone 7第一次在主相机加入两倍光学变焦镜头,让相机拍摄功能增加景深人像等应用效果,苹果在此次iPhone 11系列均加入1200万画素、f/2.2光圈,等效拍摄距离等同13mm的120度超广角镜头,显然并非仅只是单纯让可拍摄视角变大。
其中改变还包含让景深拍摄效果不再仅限于人脸识别,目前也能用于拍摄宠物或一般静态物品,同时透过两倍光学变焦镜头,或是120度超广角镜头都能发挥景深拍摄效果,但后者的景深效果是透过机器学习方式产生,与两倍光学变焦镜头拍摄所产生景深效果会有些不同。
广角、远距与120度超广角拍摄效果
此次增加的超广角镜头,甚至可以应用在全景拍摄模式,进而捕捉更宽广景象,另外配合在设定裡的「相机」选项中,开启构图功能的「观景窗外撷取照片」或「观景窗外撷取影片」选项,更能透过不同镜头弥补未能拍摄影像范围。
例如,在透过广角镜头拍摄时,就会透过超广角镜头辅助拍摄影像,而透过两倍光学变焦镜头拍摄,则会透过广角镜头作为辅助,藉此弥补未能顺利捕捉的边角范围,在拍摄人像时不小心切到脚,或是想要拍摄物品刚好没进到边角范围内等情况,即可在后续编辑过程补正,使用者也能直接在设定项目中选择自动套用,即可省去后续手动调整的麻烦。
不过,如果拍摄时候就是以超广角镜头取景的话,就无法透过广角镜头或两倍光学变焦镜头拍摄影像进行补正,这部份可能要加以留意。
开启构图功能,即刻透过超广角镜头补尚未能顺利拍摄影像范围
弥补过往缺陷的夜间拍摄模式与方便使用的自拍镜头:
藉由最多自动3秒倒数长曝的夜间拍摄模式,更是弥补过往iPhone相机在低光环境拍摄不足之处。若使用者希望能进一步拍摄不同感觉的夜间拍摄效果,甚至可以手动关闭或调整长曝时间。
另外,配合将手机放置在脚架或平稳檯面时,让内建陀螺仪侦测手机处于平稳放置状态时,更可让长曝时间拉长至最多30秒 (实际时间会依照系统判断拍摄环境而定),藉此提高低光环境拍摄效果。
夜间拍摄效果,长曝秒数可进一步控制
而此次iPhone 11系列机种搭载的1200万画素视讯镜头,若是垂直持握手机的话,预设拍摄模式实际上为700万画素,仅有切换广角拍摄模式时,才会以1200万画素规格记录影像,但如果使用者在横拿手机情况下自拍,则会直接以1200万画素规格记录,同样也能透过点选切换为拍摄范围较窄的700万画素规格记录模式。
在自拍镜头功能中,此次则是在iPhone 11中加入慢动作自拍录影功能,苹果甚至因此申请「Slofie」名称专利,希望透过慢动作自拍录影创造更多趣味内容。
不同拍摄操作功能:
在iPhone 11系列机种的前后相机拍摄介面中,苹果将原本长按相机快门就会变成连拍的QuickTake操作模式,改为直接启用录影功能,藉此让使用者能以更快速度记录动态影片,而不需要逐一点选切换拍摄功能。
而原本相机连拍功能,则是改为手机直握时,将相机快门向左滑动,或是在手机横拿时,将相机快门向下滑动的操作模式。另外,若是在手机直握时将相机快门向右滑动,或是在手机横拿时将相机快门向上滑动,都会直接启用录影功能,基本上与长按相机快门的操作相同。
若是透过音量键操作的话,单按依然会是静态影像拍摄,但长按则会变成启用录影功能,而不再是连拍。目前依照苹果的设计,暂时尚未开放透过音量键进行静态影像连拍。
但在非iPhone 11系列机种裡,所有拍摄功能依然维持原本设定,亦即按著相机快门或音量键会是连拍,录影功能依然需要透过点按切换。
相机操作介面,同时可透过拇指转动快速切换变焦距离
更实用的内建相片后製功能:
至于在iOS 13版本更新中,更是针对拍摄后的后製增加曝光、增豔、亮部、阴影、对比、亮度、黑点、饱和度、自然饱和度、色温、色调、清晰度、画质、杂点消除,以及晕边等细节调整,甚至在原本裁切功能也加入变形调整等应用,另外也能在以6秒记录的原况照片中手动选择主要影像,或是调整显示范围。
即便使用者并非使用iPhone 11系列机种,同样也能藉由iOS 13版本更新获得上述相片后製功能,但在拍摄功能中的影像比例增加16:9、长曝夜间拍摄模式等快速选项,则是只有在iPhone 11系列机种提供。
仍有一些遗憾:
不过,虽然此次相机功能设计有所提昇,并且加入更便利的超广角镜头应用,但依然有一些遗憾,例如夜间拍摄模式依然仅限一般广角镜头,以及两倍光学变焦镜头使用,一般可能比较会用来拍摄夜景的超广角镜头却未加入夜间拍摄模式,而录影时也无法使用夜间拍摄模式,此部份或许就要看第三方应用服务是否能提供额外功能发挥。
另外,虽然苹果在iOS 13的相机功能无法支援同时启用所有镜头拍摄功能,但配合第三方应用服务如FiLMic所提供FiLMic Pro app,即可在录影功能中选择同时透过前后所有镜头进行拍摄,藉此录製不同风格影片内容,甚至能透过三镜头捕捉影像合成色调更加深邃的照片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Phone 11 Pro Max | iPhone XS Max | Galaxy Note 10 | P30 Pro | Xperia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Phone 11 Pro Max | 广角 | 远距 | 超广角 |
![]() |
![]() |
![]() |
|
Galaxy Note 10 | 广角 | 远距 | 超广角 |
![]() |
![]() |
![]() |
|
P30 Pro | 广角 | 远距 | 超广角 |
![]() |
![]() |
![]() |
|
Xperia 1 | 广角 | 远距 | 超广角 |
![]() |
![]() |
![]() |
iPhone 11 Pro Max | 未开启长曝 | 开启长曝 |
![]() |
![]() |
|
Galaxy Note 10 | 未开启长曝 | 开启长曝 |
![]() |
![]() |
|
P30 Pro | 未开启长曝 | 开启长曝 |
![]() |
![]() |
在此次新机发表过程裡,苹果用相当简短时间进行介绍手机特色,却花费更长时间说明此次应用在三款新机内的A13 Bionic处理器细节。
依照苹果的说法,其实去年推出的A12 Bionic处理器,在效能表现就已经超越今年三星、Qualcomm在内厂商推行的高阶旗舰处理器,而今年以台积电进阶7nm FinFET製程技术打造的A13 Bionic处理器,更进一步加强人工智慧技术运算应用,藉此让相机拍摄,或是影像处理效率提昇,另外也能提昇多工运算与需要大量3D图像运算效能,让苹果此次同步推行的Apple Arcade游戏应用,或是今年列为重点推广的ARKit 3.0技术,能够藉由A13 Bionic处理器发挥更流畅、稳定运算效果。
而从苹果特别强调A13 Bionic处理器提供效能提昇表现,自然在于苹果希望藉由iPhone (以及iPad)作为各项应用服务发展媒介,因此会著重处理器运算效能提昇,藉此提供充足运算效能,让使用者能藉由iPhone顺利使用各项服务,藉此推动更多第三方应用服务成长。
因此从iPhone产品发展模式来看,苹果通常都是建立在打造最好运算表现平台的立场,并且能让第三方应用服务充分发挥iPhone各项硬体功能表现,甚至透过各项API让应用服务开发者能轻易取用各项硬体资源,进而能更容易打造对应iPhone平台的应用服务。
相较各个Android手机厂商所打造产品,苹果的产品思维是让所有应用服务能有更大发挥空间,因此除了在重点硬体著重提昇之外,iPhone产品整体设计便是维持简单使用理念,不会像不同品牌的Android手机为了做出产品差异,格外强调相机等功能特色,却无法让更多开发者能妥善应用。
事实上,诸如三星、华为、OPPO在内厂商都曾针对旗下Android手机功能开放API,却依然无法像苹果实现更大规模化应用发展,除了侷限在Google打造的Android普及应用需求情况 (注),其中自然在于苹果自身产品软硬体整合程度相对较高,这也是许多开发者倾向以苹果产品打造应用服务的原因。
注:以Android平台开发者立场而言,由于不同品牌的Android手机差异较大,因此为了让本身打造应用服务内容可以被最大化使用,通常不会仅针对单一手机硬体环境打造内容,除非是手机厂商自行推行服务,或是有特定合作项目。
在发表会上未曾提到的U11处理器,是苹果用来加强iPhone空间定位应用能力。从官网叙述来看,U11处理器将透过超宽频 (UWB,Ultra Wideband)方式,让AirDrop分享功能能以更精准、正确情况,将手机档案分享给指定对象,甚至只要将手机对向预计分享对象,即可让档案顺利推送,不会像过往可能因为讯号干扰等问题,导致AirDrop始终无法顺利找到预计分享对象使用装置。
不过,U11处理器显然还会有更多应用可能,例如近期持续有传闻、类似Tile的苹果标籤 (Apple Tags)或许就会应用此项功能,而透过「寻找 (Find My)」功能寻找遗失的苹果装置时,或许也能透过U11处理器加强定位效果 (但被寻找物品可能也需要具备U11处理器)。
而藉由超宽频技术提昇iPhone空间定位应用能力的情况下,预期也能增加iPhone地理位置定位、室内导航应用效果,甚至针对接下来预期以ARKit 3.0技术推动的扩增实境应用,或许也将配合超宽频技术让扩增实境影像呈现更为稳定,藉此提高扩增实境内容使用体验。
许多人批评近年来的iPhone了无新意,同时在使用功能方面也落后现有Android手机,甚至有不少功能学习Android手机设计思维,但实际上苹果的思维还是建立在提供足够效能的硬体运作环境,同时搭配本身打造基础且实用的功能项目,配合第三方app提供更多元的应用服务,藉此让历代iPhone实际体验变得更好。
就此次推出的iPhone 11系列,其实也是相同情况,此次最大改变在于增加120度的超广角镜头、夜景拍摄模式、更具弹性的镜头应用模式,以及效能再次过剩的A13 Bionic处理器,另外苹果留下伏笔的U11处理器,显然都将结合苹果开放API应用资源,让第三方厂商、开发者能打造更多趣味应用。
也有些人认为,今年推出的iPhone 11系列实际上为过渡时期设计机种,毕竟苹果要等到明年才会进入5G联网应用发展,因此确实有可能在新机功能设计有所保留,例如此次针对萤幕设计的变更并不多,并未像其他Android手机期望让萤幕显示佔比变得更高,甚至进一步去除浏海设计。
以苹果立场而言,既然明年准备推出搭载5G连网应用手机规格,似乎也不急著在此时改变萤幕使用方式,进而现有app操作介面设计,倒不如等到明年推出5G连网机种时,再一次作更大幅的改变。
不过,回到此次推出的iPhone 11系列机种,其实在不少设计如相机功能均有明显进步,因此对于有换机需求的消费者而言,实际上也适合选择升级。
最新2023-09-22
最新2023-09-20
最新2023-09-12
最新2023-09-12
最新2023-09-11
最新2023-09-11
最新2023-09-07
最新2023-09-06
最新2023-09-04
最新2023-08-24
最热2016-03-07
最热2023-03-20
最热2017-09-26
最热2021-12-13
最热2021-08-19
最热2023-09-04
最热2023-06-15
最热2022-04-06
最热2016-03-07
最热2018-01-25
最热2016-11-03
最热2021-06-08
最热2018-07-20
最热2021-02-14
最热2017-05-15
最热2018-05-03
最热2016-02-17
最热2020-08-04
最热2016-08-18
最热2020-06-15
抖音快手 热门资源 Site 史上牛网 娱乐大家 超级牛 世界牛 排行榜 牛发明 吉尼斯 中国十大 世界十大 奇葩事 牛视图 流量套餐